top of page

丹斯里拿督斯里梁海金局绅 承担风险 建设首屈一指综合房产

丹斯里拿督斯里梁海金局绅将马星集团定位为建设优质有品味的建筑,时刻以市场为导向的综合性房地产开发商。马星集团发展项目种类包括公寓、有地住宅、综合性商业中心和工业园区等等。

精益求精的丹斯里拿督斯里梁海金局绅,近日带领马星集团启动一项重大的品牌再造的企业活动,推介新公司标志,重新聚焦于推行更多可负担房屋,并增加集团在吉隆坡一带的地库,为集团带来新气象,业绩取得不俗表现。

他也非常注重社会发展,于2005年成立“马星基金会”,积极回馈社会,为马来西亚打造一个更佳的居住环境。于2017年,基金会已成功从善心人士及各大机构,筹获630万令吉,作为各种公益用途。




“ 作为企业家,我相信快速分析和谨慎评估,并愿意在生活中和商业上适时的采取风险。而作为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对未来具有远见,除了能够承担风险,也需努力让事业更上一层楼。”
丹斯里拿督斯里梁海金局绅

 

创建于60年代的马星集团(Mah Sing Group Bhd),到目前为止,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历史。马星集团的集团董事经理兼集团总裁丹斯里拿督斯里梁海金局绅,将马星定位为不止是建房子的集团,而是建设品质保证,设计概念新颖有品味,并时刻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商。


在他的领导下,目前该集团拥有遍布马来西亚热点的47个项目,即巴生谷和大吉隆坡、依斯干达、槟城和沙巴的哥打京那巴鲁。


冒险进军地产 转型迈入春天

创立之初,马星集团以塑胶制造业为主,发展态势良好。丹斯里拿督斯里梁海金局绅表示:“20岁时,从父亲手中接过塑胶制造公司,然后在1992年成为上市公司,可是却面对利润日益减少的问题,为了保住股价,我知道马星集团必须开创另一条新路。”


他对房地产业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于是在1994年,抓住楼市发展机遇,积极投入房地产发展,并在乌鲁音占地约45英亩的地皮建造首个住宅项目。


他认为,房地产业能够使马星集团得到飞跃性的突破。在首个住宅项目成功推行后,马星集团陆续推出各种房地产,发展项目种类包括公寓、有地住宅、综合性商业中心和工业园区等等。


虽然集团转型初期非常艰辛,但一路走来他却不后悔,他认为转型是走在对的道路上,毕竟以马星集团今日的规模和发展,证明了当初他的决定是对的。


“作为企业家,我相信快速分析和谨慎评估,并愿意在生活中和商业上适时的采取风险。而作为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对未来具有远见,除了能够承担风险,也需努力让事业更上一层楼。”他强调,企业家该拥有“冒险家”的特征,同时具备清晰的规划,清楚地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走。


3改公司标志 打破保守印象

这23年来,马星集团对于品牌发展极为重视,受到业界的敬重。尽管如此,丹斯里拿督斯里梁海金局绅深切意识到,“如果因为小有成就而自满,不能赶上时代环境的变迁而与日并进,则如大海行舟,不进则退,过去的成就就会不足为奇。况且,业界环境,人口状况,消费需求,竞争对手崛起,法律与政策的迅速变化,都会带来巨大的挑战。”


精益求精,丹斯里拿督斯里梁海金局绅因此启动一项重大的品牌再造的企业活动,在2017年2月,他于集团的常年晚宴上推介新公司标志,这是该集团自1965年成立以来第3次更改公司标志,其目的在于使集团变得更好、更强,同时象征马星集团是一家在交货、品质、客户服务与关怀领域,皆表现卓越的公司。他认为一家企业一定要与时并进不断改变,以实现永久持续的成长。


丹斯里拿督斯里梁海金局绅解释,新标志保留了鲜红的颜色特征,马星的字体较粗大与圆浑,注入了更年轻活力的感觉,在视觉上反映这3年来公司整体上下启动品牌重塑的决心。“公司还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通过品牌重塑,我们将重新聚焦于推行更多可负担房屋,并增加集团在吉隆坡一带的地库。这一次的改变是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因为马星集团一向以来都给人一种拘谨保守的印象,希望借由新形象,打破人们的刻板印象。”



尽管大马房地产业界屡传经济欠佳导致市场萎缩,但新标志似乎为集团带来了新气象。马星集团在2017年首9个月取得不俗表现,获利2亿7312万令吉,房产销售达约12亿6000万令吉,并放眼在第四季推介发展总值10亿令吉的房产计划。


推可负担房屋 秉持实用新颖

为了响应大马政府推广的可负担房屋发展计划,马星集团准备加重聚焦于可负担房屋项目的开发。丹斯里拿督斯里梁海金局绅认为,这是目前整个市场的需求所致,该集团时刻与购屋者贴近,充分理解他们对可负担房屋的殷切需求。


“房屋的位置地点,对价格高低起决定性的影响,一间位于市中心房屋的每方尺价格,肯定比市郊同类型房屋来得高。我们的目标是要在交通便捷的地点,兴建价格最能负担得起的优质房屋。”


他补充说,马星也致力于兴建设计更实用,设计概念更新颖和完工用料品质优良的可负担房屋,以在可负担房屋的众多选择当中脱颖而出。


“对于可负担房屋市场,马星集团是购屋者所熟悉的品牌,它在售价70万令吉以下的房屋销售业绩一年比一年进步。在2015年,44%的营收来自此类售价的房屋,去年则上扬至50%。”


2017年,该集团设定的营收目标为18亿令吉,其中40%来自价格50万至70万令吉的房屋销售,而33%则来自50万令吉以下的房屋销量。


设马星基金会 改善教育医疗

在发展房地产业之余,丹斯里拿督斯里梁海金局绅也非常注重社会发展,并于2005年成立“马星基金会”,积极回馈社会,目标是为马来西亚打造一个更佳的居住环境。


马星基金会以更有系统及规划的方式协助弱势族群,同时积极响应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丹斯里拿督斯里梁海金局绅自豪地表示,于2017年,马星基金会成功筹集630万令吉善款,作为各种公益用途。此外,马星基金会亦推出全新标志,并以教育、健康与福利及社会发展为3大关键支柱,开启基金会全新里程碑。


除了传统模式,他说,基金会也寻求创意筹款模式,不久前更与本地摄影师叶莲凤(Bonnie Yap)携手联办慈善摄影展,主题为《透过南极之眼——看、关心、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