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张送森 乐于分享 走在时尚尖端

时尚的代表,宝利机构旗下品牌,以“低调奢华、优良品质、精致手工”闻名,推出系列时尚手袋、旅行箱、皮鞋、皮制配件、男装服饰、手表、眼镜等。

走在时尚的尖端,张送森每年会到国外参考世界著名设计师的顶尖设计,紧贴时代的脉搏。他重视学习与创新,相信透过学习才能持续进步,强调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产品,巩固品牌地位。

近几年,宝利机构不断往海外发展,目前除了发源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外,印尼、越南、日本、台湾、中东国家等都有其足迹。


“ 企业丰收享有成果,一定要分享资源、分享资讯、分享利润,是为企业家的理想和目标,这才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张送森

 

宝利机构(Bonia Corporation Berhad)现在全世界拥有超过1254间零售店和185家专卖店,旗下品牌始终秉持其最主要的3大元素:低调奢华、优良品质、精致手工。宝利机构创办人兼集团执行主席张送森表示,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加上品质与手工卓越,加速旗下品牌在市场脱颖而出。


谈及未来发展,他说:“我们着重于将具备潜质的品牌打造成国际品牌,首个目标是进军亚洲市场。未来会走向贵精不贵多的策略,并积极往海外扩充,主要板块是越南、印尼和中东国家。”


长子担重任 创业为家人


15岁辍学打工的张送森,从老家马六甲北上槟城从事皮革行业,几经辗转在新加坡立足。掌握制作皮革的技巧后,1974年,在他21岁那年,他协同弟弟们以筹借的5000新币在新加坡创业,开设皮制品工厂。


当年,张送森对于打造品牌并无概念。直至1977年,他远赴意大利参观皮革展览会,他非常欣赏意大利浓厚的文化气息与艺术品,更是被16世纪雕刻家Giambologna的作品吸引,启发他创设了BONIA(博尼亚)品牌。


他笑言,创设品牌后,他才体会到,拥有品牌加持的产品,“身份”显得更高尚,身价也随着往上升。在当时,新加坡也有数家制作皮革品的企业,宝利机构是善用广告宣传的公司之一,也是仍发展至今的企业。


张送森回忆创业初期,包括他在内,公司只有8位员工,凡事由他一手包办,包括设计、开车从南到北(新加坡到柔佛、槟城、吉打)接订单。“我们从早工作到晚,随着业务不断扩展,在80年代增聘人手,我才逐渐无需身兼多职。”


他坦言,当年没有预料宝利机构发展至今日的规模。由于家境贫困,他只是单纯的希望透过一门生意,让兄弟姐妹可以有份安稳的工作。“当年找工很难,需要担保人签名,而我又是家中长子,对下有6位弟弟和1位妹妹,对上有大姐,我必须承担起做大哥的责任,在几番思索下,决定带着弟妹们一起开拓这份事业。”


扩充品牌线 主攻东南亚


起源于新加坡的宝利机构,同时重视马来西亚的市场。1978年,张送森在新山设立分厂,生产的手袋供应予全马市场。之后,宝利机构把公司总部搬迁至吉隆坡,并于1994年在大马股票交易所上市。


宝利机构旗下品牌,除了核心品牌BONIA,也衍生其他附属品牌,包括1986年推出的Carlo Rino品牌,风格偏向年轻化及个性化;1994年推出的Sembonia品牌,以年轻人为主要对象。


同时,除了德国品牌Braun Buffel以外,宝利机构目前持有特许经营权的国际时尚品牌,包括Valentino Rudy、Santa Barbara Polo & Racquet Club、Renoma、The Savile Row Company、Pierre Cardin等。


他表示,公司蓬勃发展后,所设定的目标和方向也需要相应地做出调整。最近几年,企业的重心是往海外发展,目前除了发源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外,印尼、越南、日本、台湾、中东国家等都有其足迹。


宝利机构过去以马来西亚为主要市场,“大马人口只有3000多万,市场有限,而印尼人口高达2亿,为东南亚第一,越南也有将近1亿的人口。目前,我们已经在印尼奠定良好基础,当地业绩直线上升;越南则是新兴发展国家,拥有无限潜能;而中东市场,我们多年前已站稳阵脚。未来,我们会大力拓展这三地的市场。”


他为企业定下目标:站稳东南亚,再立足亚洲,放眼全世界。“至于打入欧洲甚至横跨五大洲,则必须靠一步一脚印完成,如果无法在这一代人完成,那么就留给下一代去做。”值得一提的是,张送森的4名儿子与1名女儿皆在宝利机构工作,负责不同的岗位和部门。


因投资失利 今凡事三思


张送森不讳言,在创业过程中面临了无数的失败和教训,但他认为这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有着正面作用,至少不会重犯同样错误,积累的经验可以传承给下一代。


过往的经验中,他对一次投资失误迄今印象深刻。1980年代受到友人的影响,他毅然投资于国外房地产,可惜因对当地不熟悉,加上房产泡沫,因此所投资的10多万美元全打水漂。